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基层

您的位置:首页»基层&#虫00产产;正文

淬炼蓝色梦想 夯实强国根基——海洋油气工程产教融合实习队赴中海油实习
来源:石工院   作者:孙冰岩 高岳  编辑:向发全  审核:李皋 终审:新闻中心    日期:2025-07-08  访问:

6月16日至7月5日,海洋油气工程生产实习队赴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开展了为期20天的生产实习。本次实习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旨在将课堂理论融入产业前沿,提升学生服务海洋能源强国建设的使命感。

井控模拟夯实安全根基,智能装备保障应急之需

6月18日至25日,生产实习第一阶段在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开展,第一阶段实习以安全生产为核心,在井控中心,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分组操作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井喷模拟系统,模拟处置井喷、井漏等复杂工况。

6月的渤海湾,暑气在金属井架间蒸腾。海洋油气工程2022级学生站在钻采试验井场,汗水沿着安全帽边缘滑落,渗进工装。眼前的“钢铁丛林”在烈日下反射着白光,设备的轰鸣声与工人的指令声交织,强烈地冲击着学生们的视听器官。

2(1)

海洋油气工程学生参观钻采试验井场

在中海油天津基地井控中心,精密的井控设备令同学们惊叹。他们分组协作操作数字孪生系统,复现井喷、井漏等多因素耦合的险情,直面高还原度工况下的应急处置压力。走进井下技术公司,工程师在布满管线的车间里讲解技术细节时,学生们凝神倾听,有人伸长了脖子,有人踮起脚尖,专注到忘了擦去额角的汗珠。在高仿真模拟钻台,面对复杂的司钻控制台,学生们初次尝试起钻作业时紧张得手心出汗。身旁老师傅沉稳的声音及时响起:“别慌,眼睛看杆,大胆去做。”几轮练习后,学生操作逐渐流畅,紧绷的嘴角终于放松下来。

4 司钻、副司钻起钻杆作业模拟

学生模拟司钻、副司钻进行起钻杆作业

学生分组模拟井控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实习期间,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6月23日,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与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海油监督中心在天津塘沽举行“海洋能源强国行党建联合体”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学生们见证了红绸揭开的瞬间。该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我校学生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实习平台,更是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

党建联合体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安全实训场上的“硬功夫”

6月26日,中海油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开班仪式上姚总监的讲话掷地有声。他讲述大国工匠数十年如一日打磨毫厘精度的故事,目光扫过全场年轻面孔时带着殷切期许。随后的十天课程,将“安全”二字熔铸进每个细节:在采油树认知区,学生俯身细察错综复杂的阀门管线;应急逃生模拟舱内警报骤响,浓烟弥漫中,学生们压低身体,摸索墙壁上的荧光标识;消防服穿戴训练场,学生们需快速规范地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背上近15公斤的空气呼吸器,教员以严格标准要求并指导学生确保装备佩戴正确、迅速;钻修井场事故分析课上,模拟司钻台的警报灯刺眼闪烁,结合真实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们神情凝重,紧盯屏幕,笔尖在纸页上急促移动。

学生在模拟车间进行实操

学生现场穿戴消防服


海油精神的薪火传承

7月4日的座谈会气氛坦诚热烈。姚总监再次阐释“大国工匠”精神,他强调:“1.01”“1”和“0.99”的365次方结果相差巨大,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海油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你们关心的职业发展,正是由无数个‘每一天’的坚持累积而成。”话音刚落,一个学生脱口而出:“那具体如何做呢?”姚总监微笑指向技能楼:“答案就在每一次提升佩戴呼吸器的速度里,在每一条将操作流程刻入脑海的深度里。”

曲福治老师结合实例,语重心长地强调:“平台上的复杂问题,最终都要回归专业基础来拆解。书本上的公式,就是你手中最可靠的工具。”座谈会上,学生积极向中海油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负责人提问,负责人经过讨论,均给予了详尽的解答和专业建议。

9

实习培训座谈会现场


淬炼成长 筑梦深蓝

7月5日,实习圆满结束。学生们带走的不仅是晒黑的肤色与记录满满的日志,更有井场灼热的气浪、师傅沾满油污却沉稳有力的双手、安全中心反复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这些深刻的印记,已沉淀为我校学子对海洋石油工业最本真的敬畏与融入血脉的职业担当。

这段在渤海之滨的淬炼,将激励着同学们未来在蔚蓝海疆的每一次启航,以更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强的安全意识、更深的行业认同,为海洋能源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