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风裹挟着栀子花的离愁,吹动梦溪湖面泛起阵阵涟漪,一层层向远方散去。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目送又一批毕业生拖着行李箱渐行渐远。突然,手机震动,一条消息跃入眼帘:“姐,我出发了,一定会回来看您。”而就在昨天,他还认认真真地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一开始就写到:“敏姐,这封信我已经重写叁次了……,感谢你的耐心、善良和包容,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叁年相处,你给我的那些思考,将伴随着我走向很远很远。”此时,眼前浮现出他远去的背影,真有点心欠欠,不禁想起叁年前的秋天。
那天,小宇作为休学降级生分到我的班级,档案里“抑郁症”叁个字像一盏警示灯。第一次见面,他靠在办公室门框上,眼神游离,仿佛随时准备逃离这个世界。“老师,我就是来报个到,别对我有什么期待。”
他对集体活动避而远之。他曾说:“学校就是个流水线,老师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这话的背后,似乎藏着一个渴望被看见的灵魂。记得那个深夜,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有时候觉得站在天台边上,风很温柔。”我的心一下子揪紧,立刻回复:“现在有空吗?我想听听那阵风的声音。”
那个夜晚,我们隔着手机屏幕聊到深夜。没有说教,没有劝慰,我只是静静地听他说那些破碎的感受。渐渐地,我明白他的叛逆不是武器,而是求救的信号。于是,我开始了一种刻意的陪伴——他的每一条消息,无论多晚我都回复;他的每一句牢骚,无论多刺耳我都接纳。我知道,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就像春雨润物,细密无声。
我时常找些小事请他帮忙:“小宇,能帮我把这份材料送到办公楼吗?”“这份表格有点急,可以帮我核对一下吗?”每一次,他都认真地点点头,从来不曾敷衍。令我惊喜的是,无论多小的请求,他总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那天,我让他送一份文件。我说:“幸好有你在,不然我真忙不过来。”他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是我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被需要的价值感。后来我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的认真负责。课后,手机亮起他的消息:“姐,原来我也可以帮上忙,做好一件事。”
当时,我正端着凉了的午饭整理贫困生材料。八年里,我被学生无数次叫过“老师”“导员”“敏姐”,今天这个单音节的“姐”字立刻给我一种更加亲近的感觉,似乎有了血缘。
自那以后,他开始参加团体心理训练,主动坐在教室第一排,甚至报名参加了心理健康志愿者。他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毕业典礼那天,小宇穿着学士服走到我面前,深深鞠躬。抬起头时,泪水分明在他眼角闪烁:“姐,你知道吗?曾经我觉得学校是牢笼,现在却成了我最舍不得的家。”他哽咽着,“谢谢你没有放弃我。”我的泪水在眼眶打转,八年的职业倦怠在那一刻消散殆尽。
他给我的那封一字一句重写叁次的信,是心路历程的见证。花开花期,而人情不期。这封被泪水晕染过的信,如今成为我辅导员生涯中最珍贵的收藏。
小宇已经去到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阶段,隔叁差五给我分享他工作中的点滴感受。而我依然守在这片校园里,等待着新一批的学生来报到。八年辅导员生涯,我失去了很多闲暇时光,却收获了无数声“姐”的信任;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却点亮了更多年轻生命的可能。
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守护。正是在这平凡的坚守中,我们见证了生命最美的蜕变——当迷失的星辰重新找到轨道,当封闭的心灵终于敞开怀抱,那一句“愿师尽过,他日相逢,亦如今朝。”便是对所有付出最深情的回报。
风继续吹,吹不走心中温暖。我会一直在这里,因为爱的轮回从未停止,生命的奇迹永远值得期待。正如他在信中说——因为有你,我会常回家看看。这,就是一个辅导员最幸福的守望。
姐随时等你回来。
(何敏,曾获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第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叁等奖、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评选优秀奖、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