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师想

您的位置:首页»师想&#虫00产产;正文

【教师节·师想】刘秦君:薄肩载星辰
来源:教工部   作者:刘秦君  编辑:向发全  审核:高军 终审:杜鹏    日期:2025-09-07  访问: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的身份从学生变为教师,生活重心从学变为教。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常常思考:是什么让教师愿意以看似薄弱的肩膀,担起无数生命的重量?是什么让这份职业超越知识的传递,成为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回首我与母亲——两位不同时代的教育者——的故事,我渐渐明白,教育的本质,是爱的传递、责任的担当,更是一场生命影响生命的温柔实践。

小时候,母亲伏案工作的身影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她的肩膀,在我眼中总是承载着某种无形的重量。那时的我无法理解,为何她要为“别人的孩子”倾注如此多的心血。直到多年后,当我同样站上讲台,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才真正体会到那份“重量”的含义。

它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源自内心的牵引。课堂上,我通过剖析英文歌词,与学生共同探索希腊神话与传说,甚至我们还一起执笔,用英文把歌词里的悲剧故事改写为喜剧结局。当我陪伴突发耳炎的学生在医院长廊中等待,当她轻轻靠在我肩上,我忽然懂得——这肩膀不是为了承受压力,而是为了提供支撑。教育的重量,是信任的重量,是生命的重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意识到,教育远不止于课堂。学生的困惑、焦虑、期待与梦想,常常延伸至课后的交谈、微信的消息、手写的信件之中。上个学期末,英语辩论班级上的一位同学送给我一封手写信,信中有一段话十分打动我,学生写道:“你给我一种同类的感觉,我猜是因为我们都喜欢说理思辨,喜欢信息增量。我喜欢你在台上侃侃而谈,什么领域都能讲上两句。但是我们也有太多不像。你对待世界的心态更加开放,对比之下,我更像是在装大人的小孩子。你的这一侧面对于我来说太具有启发性。学会与世界接轨、与人建立联系,是成长成人的必要条件。课后的闲聊虽然时间不长,但你的鼓励给了我充足的安全感。总而言之,你的出现让我觉得我多少适应了一点这个世界,所以我想我应该回馈一点什么。学习英语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时事我会更加关注,我也会继续以思辨为乐。用更开放的心态看世界。”

学生愿意向我敞开内心,分享成长中的点滴。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并非源于教师的权威,而是出于真诚的关怀与共情。

更重要的是,教育是一场双向的滋养。当我因胃病倒在课堂,是学生们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送医、送饭、陪伴左右。那年清明节的雨天,她们湿透的肩膀和紧护饭盒的身影,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中真正的力量,来自彼此的支撑与共同的成长。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人生途中相互照亮的光。

母亲用她的肩膀为我诠释了何谓“师者仁心”,而我也正在用我的方式,延续这份爱与责任。教育的传承,从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精神的接续——它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期待中,也体现在他们回馈给世界的勇气与善意中。

因此,我想说,教育的力量,恰恰来自于那些看似“薄弱”的肩膀。因为它们承载的不是冰冷的指标与分数,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段段真实的关系、一份份温热的情感。正是这些微小的、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让教育成为可能,让改变悄然发生。

谨以此文,致敬我的母亲、我的老师,以及所有以薄肩载起星辰的教育工作者。

刘秦君,外国语学院教师,获2025年“川渝高校青年教师风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2024年“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23年度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23年“外语微课大赛”全国二等奖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