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师想

您的位置:首页»师想&#虫00产产;正文

【教师节·师想】朱红钧:用爱与责任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
来源:教工部   作者:朱红钧  编辑:向发全  审核:高军 终审:杜鹏    日期:2025-09-04  访问:

十八年前,我从河海大学毕业,踏上了西行的绿皮火车,来到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能源报国的信念,我选择扎根四川盆地。如今回首,这段旅程充满艰辛,但却无比温暖。我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曾在黑暗中感受过温暖的灯火,所以也希望将这束光延续下去,照亮他人的路。我知道,教育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用爱与责任,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

用爱与责任办好专业

刚来学校时,还没有成立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面对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能源安全风险急剧增加的现状,我们提议学校申请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海洋油气工程,当年就获得批准。我们深知,办好专业需要付出爱与责任,只有办好专业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尽管那时我们专业只有几个人,但却两次牵头主办全国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四川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但我校却克服了这种不利因素,在全国率先建立海洋油气工程样板式课程体系,成为国家标准蓝本,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了全国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从0到1的发展。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每当看到学生们课堂上那双向往深蓝的眼睛,最终化为毕业后奔赴祖国广袤海域、开发蓝色国土的行动,每当想到远离海洋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领跑全国,我的心中总是澎湃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

只要学生需要,我随时都在

教书育人,不仅仅在课堂。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我常走进学生寝室,和他们谈心;在油气行业低迷时,组织全体学生会议,帮助他们规划未来;在办公室“坐诊”,随时解答他们的问题。餐厅、实验室、校园绿道……只要学生需要,我随时都在。

最让我欣慰的,是看到那些曾经迷茫的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那些叁本考研、初试压线的学生,那些转专业、跨学科读研的学生,在我眼中都是可塑之才。有一名专升本考研的学生,基础薄弱,我付出很多时间和心血耐性地指导,最终她博士毕业后入职陆军勤务学院。还有一名初试压线的研究生,如今已成为青海大学的教师。他们的成长,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不在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有人愿意为他们点亮一盏灯。

学生的成长不能等

2018年夏天,我因长期高强度工作突发急病住院。躺在病床上,我却放不下学生的论文。当研究生赵宏磊来看我时,我一边打着点滴,一边修改他的论文,握笔的手因疼痛而不停颤抖,但我告诉自己,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业。2022年初,脊柱肿瘤切除手术前,我趴在病床上批改学生的论文,因为我知道,学生的成长不能等。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拼?我想,这或许是教师的使命——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守那份责任。教育不是一时的付出,而是一生的承诺。

教育的真谛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十八年来,我培养了52名硕博士研究生,他们有的投身国防科研,有的扎根海洋油气一线,有的成为高校教师。每当收到他们的消息,看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就感到无比欣慰。教育最美的回报,不是荣誉和奖项,而是看到学生超越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深知,自己离“大先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愿意继续扎根讲台,用爱与责任,为建设海洋强国、能源强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我会永不停息。

(朱红钧,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获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