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出发 赴加油争气之约
——在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建春

亲爱的2025级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上午好!
状元故里丹桂飘香,梦溪湖畔群英毕至。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和热情欢迎8130名朝气蓬勃的本科生,3226名志存高远的硕士生,334名追求卓越的博士生,加入我们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大家庭。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同学的如约而至,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这场理想与未来的双向奔赴,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你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相聚西南石大。一场大雨丝毫没有影响你们“赴约”的热情,新生报到第一天,报到率就已经超过80%。作为校长,我衷心感谢你们,在人生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将信任托付我们,这不仅仅是一份期许,更是一份深情的约定。我也向大家庄严承诺:请各位同学和家长朋友们放心,我们一定用心用情用智慧,真诚陪伴、热情浇灌同学们茁壮成长,一定让“西南石大”成为你们一生骄傲的闪亮名片!
回首来时路,你们带着期待与不舍,与父母牵挂惜别,相约一路顺遂、平安常伴;与朋友壮志话别,相约各自努力、顶峰相见;与故乡温情作别,相约学成荣归、报效家园;与昨日果敢离别,相约今朝磨剑、他日亮剑。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一份属于全体西南石大人的约定,等待你们接棒和实现,这便是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国家并肩前行、与学校携手共进的“加油争气”之约。
同学们,你们置身的这个时代,交织涌动着百年变局的深刻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在这场时代浪潮中,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随之加速重构,全球格局与竞争态势产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催生无数亟待开拓的新领域;发展变革风起云涌,孕育海量可以把握的新机遇。这份时代独有的蓬勃活力与广阔空间,为你们的成长搭建探索平台,让“从这里出发”的每一步,都浸润时代养分、饱含无限可能,激励你们以智慧破局、用热忱逐梦。
同学们,你们热爱的这个国家,奋力谱写着民族复兴的恢弘篇章。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阅兵式上,东风61、东风5颁、歼20厂、歼35础等国之重器惊艳亮相,不仅体现了我国国防实力的跃升,更印证了伟大祖国在科技强军、科技强国领域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透过阅兵,我们看到了一个奔跑于复兴征程中的民族,一路从苦难走向辉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复兴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新时代、新青年手中。这份国家独有的发展态势与复兴动能,为你们的成长筑牢坚实后盾,让“从这里出发”的每一步,都依托国家力量、承载使命担当,鞭策你们以勇气前行、用拼搏奋进。
同学们,你们选择的这所学校,薪火赓续着能源报国的初心使命。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诞生于国家人才奇缺、遭受严重石油禁运的20世纪50年代,建校先驱们怀着“为石油而生,为石油而息”的兴油报国志向,在南充嘉陵江畔先招生后建校,以超常规之举创办了新中国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先后斩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迈入新世纪,学校审时度势、二次创业,历史性完成“办学重心由南充向成都转移”“学科结构由单一工科发展为多科并存”“办学层次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叁大转变。
阔步新时代,新一代西南石大人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学校连续两轮入选“双一流”“国家队”,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再获础+,是四川省唯一具有础+学科的省属高校。学校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及其配套学科、相关技术领域近20个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光伏、地热、氢能、油气人工智能等非常规油气和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学校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参与全球最深井“川科1井”钻探工程、亚洲最深井“塔科1井”试油改造工程、“海洋石油981”深海钻井平台建设。近年来,学校还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科技创新高校50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综合排名连续四年位列全国高校前10位,学生学科竞赛获奖位列全国第16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贡献力位列全国第35位。
这份学校独有的血脉传承与办学积淀,为你们的成长铺就坚实之路,让“从这里出发”的每一步,都充盈从容底气、提振接力信心,护航你们以才华绽放、用实干筑梦。
同学们,你们从学校南大门进校时,是否留意到,校名墙背面我们的大学精神“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耀眼夺目。今天,在这意义非凡、充满希望的时刻,我想满怀热忱与你们许下“加油争气”之约。
你们凭借努力与奋斗,考入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这所历史底蕴深厚的“双一流”高校,这既是对大家寒窗苦读的回报,更饱含着党和国家对你们未来的深切期许与殷殷厚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引擎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党和国家倾心打造这片成长沃土,殷切期待你们茁壮成长,成为知识海洋的探索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
同学们,今天的开学典礼,就是你们践行“加油争气”之约的出征仪式。请大家将目光投向主席台前,“明德、笃志、博学、创新”,这八个字是我们的校训,我想与大家共勉,愿你们以此为镜,以行践之。
一是要锤炼“明德”之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步入大学,是你们开启独立生活的新篇章,也将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人际网络和社会环境,“明德”是你们在这片新天地中行稳致远的根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有不畏世俗的眼光,要有不惧权威的勇气,更要有心系万家灯火的情怀;既要看得到城市的“流光溢彩”,更要看得到乡村的“道路泥泞”。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无论面对何种诱惑与挑战,都要克己慎独、洁身累行,以“修身立德”的敬畏心,将个人的修养融入社会文明新风,成为有大德行、有温度的新时代青年。
二是要践行“笃志”之念。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大学是梦想启航的港湾,也是确立人生坐标、规划未来蓝图的关键阶段,“笃志”意味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成功不只是在于天赋,大多数在于热情和坚持。真正可靠的经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不是几周,也不是几个月,而是很多年,甚至几十年。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无论前路多么坎坷与曲折,都要坚守初心、勇往直前,以“强国有我”的责任心,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有大志向、有高度的新时代青年。
叁是要深耕“博学”之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探索自我、拓展视野、拥抱无限可能的舞台。“博学”不仅要求你们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更鼓励你们跨学科学习,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人文素养。求学之路,山高又路远,出门看世界,也是为了看自己。登上山顶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被世界看见,更是为了看清这世界的辽阔与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无论学业多么繁重与艰巨,都要朝乾夕惕、探骊得珠,以“求知不辍”的钻研心,将个人的求索融入时代进步需求,成为有大学问、有厚度的新时代青年。
四是要勇闯“创新”之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你们将在这里接触到各种新思想、新技术。在这里,你们要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没有哪一种风格可以定义你们,年轻的思维需要千姿百态。今天的天马行空,或许就是明天的横空出世。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顿与瓶颈,都要迎刃破竹、求新求变,以“敢闯敢试”的超越心,将个人的突破融入行业转型变革,成为有大创见、有锐度的新时代青年。
同学们,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往往不能同时拥有。作为校长,也作为你们的师长、学长,我深切地理解你们正经历的绚烂与迷茫、炽热与彷徨。我知道现在的你们,或许会为学业压力焦虑,会为未来方向迷茫,会在偶尔的挫败中怀疑自己。我想对你们说:不必急于寻求所有答案,也不用纠结当下的选择是否正确。青春的动人之处,恰恰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正因如此,愿你们能全心沉浸、大胆体验——去读书,去实践,去爱去痛,去尝试所有向往之事。青春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回头悟”的从容,而是“当下闯”的勇气。
同学们,作为最年轻的西南石大人,今天你们从这里出发,迈向人生新征程,共赴“加油争气”之约。希望你们以德守初心、以志闯前路、以学强本领、以新开天地,在西南石大这片求学求知的热土,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百花齐放、各美其美!
最后,祝全体2025级新同学:青春多彩!梦想成真!
谢谢大家!